绥化

绥化移动:传统文化载体重新焕发青春

2018年01月31日

农村文化生活如何做到传承与发扬相结合,创造出鲜活生动的文化氛围?庆安县紧紧抓住电影队、大喇叭、小黑板三个传统载体,通过制度和机制创新,激发活力,使其重新焕发青春。

农村实行责任制以后,农民间的相聚的场所大为减少,相互交流大为减少,向农民宣传政策的平台也大为减少。这三个“大为减少”,是新时期出现的新难题。庆安县委县政府认为,在新的体制和机制没有成熟之前,仍需抓住已有的平台,不断创新完善,努力使之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为此,他们着力抓好三个平台建设:

重设电影队。以前庆安县对农村电影放映工作抓得很紧,基本上保证了每村每月看上一场电影。后来随着电视的普及,青年人的大量外出,坐在家里的老人就不愿再出门看电影了,所以露天电影越来越冷清,到后除了几个小孩子竟没有人看了。这使电影放映人员认识到,现在的影片都是移动硬盘,放映影片一律由农民自由选择,影片品种多样化。拿着片目挑电影,由过去的“有什么看什么”,到现在的“需要什么看什么”。农民按需看到希望看的电影,自然看电影的兴致提高。为建立起一批网络放映人员队伍,他们采取向社会公开招标,建成包括国有、股份、个体、集体为的体系的放映队伍。并定出放映计划、定行划片包干、定期监督考核。这种定人员、定设备、定任务、定责任、定报酬的“五定”制度,实现了电影全覆盖。

安装大喇叭。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大喇叭在农村盛行,农民依靠大喇叭听新闻、听小说、听技术讲座、听天气预报,成为农民喜爱的媒体,一直流行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后来随着电视进入千家万户,公家的喇叭撤了,农户的喇叭拆了,喇叭基本上销声匿迹。后来县委县政府领导认识到,大喇叭是宣传政策的好载体,也是同农民沟通的好平台,得到农民发自内心的喜爱,不能轻意拆除,应该更好地挖掘利用。为此他们建立起三个体系,使广播事业在全县蓬蓬勃勃地开展起来,一是体制体系,全县建起县、乡、村广播站,定期播送节目。二是管理体系,严格规定播出计划、内容、时间,着重宣传好党的政策和新人新事,传播正能量;三是队伍体系,从县到村严格挑选一批采访、编辑、维修队伍,确保广播高效高质播出。

普及小黑板。利用小黑板宣传本地好人好事,一直是传统做法,后来随着手机的出现,短信、微信、信息跟着大量使用,小黑板被重视利用的概率逐年减少。为改变这种状况,庆安县把普及小黑板当做一项工程实施。要求各村屯利用小黑板、墙报开辟宣传栏目,设定板报员及时采访稿件,宣传新人好事,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党的十九大召开以后,发展乡、大罗镇等乡镇的黑板报员及时找出政策亮点,登在黑板报上,让大家眼前一亮。为使黑板报得到普及,庆安县作为一项硬性任务,要求坚决落实,并定期进行监督检查。同时对黑板报要求多种形式开办,办起走廊式、更叠式、连锁式,十分新颖好看,常吸引人驻足观看,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

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集号吧立场。本文系网络编辑发表,如有不实请联系集号吧客服。

绥化靓号推荐进入列表

相关文章更多
绥化首页 > 城市公告
靓号中介 绥化PC版首页 在线咨询 集号吧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