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发文,滁州这一职业群体的待遇和地位将提高!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对如何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如何强化师德师风建设以及提高教师待遇和社会地位等作出顶层设计和明确要求。意见指出,要采取措施真正让教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
这份《意见》一共分为六大项27小项,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出全面部署。《意见》指出,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目的是要培养造就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到2035年:
教师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培养造就数以百万计的骨干教师、数以十万计的卓越教师、数以万计的教育家型教师。
教师管理体制机制科学高效,实现教师队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教师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积极有效开展教育教学。
尊师重教蔚然成风,广大教师在岗位上有幸福感、事业上有成就感、社会上有荣誉感,教师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
一是确保方向,确保党牢牢掌握教师队伍建设的领导权。
二是强化保障,把教师工作置于教育事业发展的重点支持战略领域。
三是突出师德,把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摆在首要位置。
四是深化改革,把管理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作为突破口。
五是分类施策,根据各级各类教师的不同特点和发展实际,考虑区域、城乡、校际差异,采取针对性的政策举措。
根据教育部统计数据,截至2016年,全国共有各级各类学校专任教师1578万。与2012年相比,学前教育专任教师增加75.3万,增长50.9%;普通高校专任教师增加16.2万人,特殊教育专任教师增加9516人,义务教育专任教师增加18.7万人。然而,城乡义务教育教师队伍结构性失衡问题仍然存在,大力振兴教师教育,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能力至关重要。《意见》提出:
实施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建立以师范院校为主体、高水平非师范院校参与的特色师范教育体系。
鼓励各地结合实际,适时提高师范专业生均拨款标准,提升师范教育保障水平。
完善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公费教育政策,履约任教服务期调整为6年。
推动一批有基础的高水平综合大学成立教师教育学院,设立师范专业。
盘活事业编制存量,优化编制结构,向教师队伍倾斜,采取多种形式增加教师总量,优先保障教育发展需要。
实行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深入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交流轮岗。实行学区(乡镇)内走教制度。逐步扩大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实施规模,适时提高特岗教师工资性补助标准。
完善教师资格考试政策,新入职教师必须取得教师资格。
逐步将幼儿园教师学历提升至专科,小学教师学历提升至师范专业专科和非师范专业本科,初中教师学历提升至本科,有条件的地方将普通高中教师学历提升至研究生。
适当提高中小学中级、高级教师岗位比例。推行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
完善职业院校教师资格标准,探索将行业企业从业经历作为认定教育教学能力、取得专业课教师资格的必要条件。
严把高等学校教师选聘入口关,实行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双重考察。推动高等学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将评审权直接下放至高等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