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近几个月来各大品牌手机公布的新款机型,不难看出大多数的手机厂商都在全面屏里边扎堆,对于市场竞争而言,没有技术作为壁垒,竞争优势会迅速被拉平,相信不久几百元的手机也将用上这一技术,相对而言,“人工智能+手机”这个理念还有很多的发展空间,也许会成为各大智能手机的下一个突破口。
目前,苹果和华为都已经大量引进了AI技术,希望给智能手机更多的用户体验和想象空间。iPhoneX、华为Mate10都相继在AI芯片的应用上有了新的进展,让人工智能体验成为可能。就拿华为来说,华为Mate10采用的麒麟970芯片,在极速联接、人工智能算力、高清视听、长效续航等方面表现的十分卓越。以麒麟970芯片为例,它内置了神经网络单元NPU,可以大幅提升手机端的AI处理能力。事实上,AI手机不仅需要一个强大的芯片,同时也需要在应用层面做好体验,不断提高人脸识别精度和安全性,使得人脸识别技术可适用更多场景,包括解锁屏幕、音乐或视频播放控制甚至账号登陆等等。在给用户提高使用体验的同时,也增加了对用户隐私信息的安全性保护。
未来一部好的智能手机,不仅仅只是拥有简单的人工智能美颜,这样只让人更快的觉得乏味,而应该在语音、语义、图像识别等基础应用层面上有所突破。通过语音交互控制、手机自我学习、自适应调用程序等,用户带来与众不同的唯一定制或专属使用体验。
按照现在的技术趋势发展,AI手机不应该只是提出来的一个理念,像苹果、华为等这些在人工智能技术方面,已经着手AI手机的基础工作,AI芯片的研究以及应用场景的模拟搭建,都是在为真正的AI手机做准备,尽管目前我们对于人工智能的认知还不清晰,以及对实现人工智能的底层技术还了解的不够深入,但是不可否法的是,每一次技术的革新都是行业重新洗牌之际,AI手机确实是智能手机行业的一个分水岭,也许会成为智能手机终端的下一个增长点。
上海移动 ¥ 6063
上海移动 ¥ 6063
西安移动 ¥ 3800
北京联通 ¥ 7400
北京联通 ¥ 6200
北京联通 ¥ 6200
上海联通 ¥ 6198
北京联通 ¥ 6200
北京联通 ¥ 1.91万
上海联通 ¥ 1.78万
上海联通 ¥ 6198
北京联通 ¥ 3.48万
上海联通 ¥ 2.53万
深圳移动 ¥ 7060
常州移动 ¥ 4000
昭通移动 ¥ 3149
上海联通 ¥ 6198
上海移动 ¥ 6063
深圳移动 ¥ 7400
上海联通 ¥ 7798
北京联通 ¥ 1.58万
昆明移动 ¥ 2.43万
上海联通 ¥ 6198
北京联通 ¥ 6200
上海联通 ¥ 7398
北京联通 ¥ 6200
昆明移动 ¥ 2.43万
北京联通 ¥ 4.60万
常州移动 ¥ 7288
上海联通 ¥ 6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