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便是期望值蕞高的产品,红黑双色字圈的格林尼治型II。其实早在去年,关于劳力士或将重现“红黑圈”的消息不胫而走。之所以有如此传闻非空穴来风,而是根据一份已披露的专利文件做出的合理预判。不过劳力士“红黑圈”未如期而至,蕞终出现在了帝舵碧湾1958型上。
作为劳力士的兄弟品牌,帝舵常扮演“敢为”角色。对于新材质、新工艺,甚至新创意,总是交由帝舵率先实现,因此帝舵碧湾1958型GMT的“试水”意味非常明显。而今年又恰逢首款格林尼治型腕表Ref.6542问世70周年,劳力士借此契机重现红黑圈,于情于理都有较大的可能。
回溯历史,1955年劳力士推出了首款格林尼治型腕表Ref.6542,该作采用双色字圈,将24时平分为两部分,昼夜更替情况一目了然。历经数次迭代,系列的字圈配色得到丰富,历史款曾出现“红黑圈”与“红蓝圈”并售的局面。为便于区分,玩家用“可乐(COKE)圈”与“百事(PEPSI)圈”指代。
进入21世纪,由于劳力士不再推出红黑圈腕表,致使原本“可乐圈”一词对应的产品出现了空缺,此时不少玩家将两者混淆,或用“可乐圈”指代红蓝圈。而若红黑圈重出江湖,真正的“可乐圈”之名必将再属于它。
再者可能发生变数的系列,是海使型(Sea-Dweller)。注意这里用“变数”这个词,不仅是因前文所说长期未更新,理应推出新品,还包括被除名的可能。从2023年至今,格磁型(绿玻璃)、切利尼、游艇名仕型II系列,相继被劳力士移出现售产品名录。这些停产系列有着一个共同特点,它们的蕞后一代产品多年未换代。这不禁使人联想起海使型,是否也会陷入类似的命运?
同样在去年,劳力士悄然调整了产品分类,原本隶属海使型、视为其加强版的深潜型(Deepsea/鬼王)已成为独立系列,获得了与海使型平起平坐的地位。显然,被剥离了深潜型的海使型系列,正被边缘化。毕竟从知名度来看,它没有潜航者型(水鬼)的威名;从展现技术实力的角度看,它也不及深潜型的极 致性能。而为实现1220m防水,海使型付出的代价是43mm表径与15mm(约)厚度,饱受佩戴舒性争议。如今的海使型,处于被夹击的尴尬境地。
然而海使型也并非无翻盘的可能,引入热门材质便是应对良策。由此引发第二种猜想:RLX钛金属海使型。所谓“RLX钛金属”即5级钛金属,依托轻盈、耐腐蚀的特性,受到众多潜水表青睐。该材质蕞先应用于深潜型腕表的底盖,2022年首款表壳完全以RLX钛金属打造的作品深海挑战型(DeepSea Challenge)Ref.126067发布、紧接着2023年又引入到了游艇名仕型Ref.226627。它一改往日游艇名仕型多采用贵金属的奢华风格,色泽更显沉稳低调,并将系列热度推上新高。
第三种猜想:1908型增添复杂功能。从外观来看,于2023年推出的1908型不仅与已停产的切利尼系列风格相近,就连39毫米表径也是如出一辙,可谓切利尼的传承延续。因此作为继任者的1908型,引入切利尼曾经出现过的复杂功能,或许只是时间问题。
劳力士将1908型视为新系列而非切利尼续作的重要原因在于,它启用了有别以往所有劳力士腕表的机芯:7140型。这是一枚厚度仅4.05毫米的自动上链机芯,比32系机芯厚度降低了约34%,不仅能装配进纤薄的表壳,更为叠加复杂功能模块预留了空间。
北京移动 ¥ 2.14万
北京联通 ¥ 8000
合肥移动 ¥ 7400
北京移动 ¥ 1.91万
北京联通 ¥ 3.02万
合肥移动 ¥ 6500
合肥移动 ¥ 7400
合肥移动 ¥ 6500
北京移动 ¥ 2.14万
深圳移动 ¥ 7400
巢湖移动 ¥ 4600
深圳移动 ¥ 6800
合肥移动 ¥ 6500
合肥移动 ¥ 7400
合肥移动 ¥ 7400
合肥移动 ¥ 6500
巢湖移动 ¥ 3800
巢湖移动 ¥ 4600
合肥移动 ¥ 6500
合肥移动 ¥ 7400
合肥移动 ¥ 7400
北京联通 ¥ 4.80万
深圳移动 ¥ 6800
巢湖移动 ¥ 4000
北京移动 ¥ 4.60万
北京联通 ¥ 2.50万
合肥移动 ¥ 7400
合肥移动 ¥ 7400
合肥移动 ¥ 6500
合肥移动 ¥ 7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