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发现,校园内成功借到手机的几率较高,尤其是女生借手机成功率高,而校外的测试则大多失败。
校内借手机50次3次失败
“同学,我手机掉了,有急事,能借一下你手机吗?”组测试中,一个手上拿着手机的女生走过,摄制组一个男生走上前去借手机。这个女生没太犹豫,将手机递了过去,从表情上看,感觉她还是有些不放心。
第二组测试中,摄制组一女子向一个男生借手机,尽管解释了一会,但男生没借,手一挥走了。
第五组测试,男生向一对情侣借手机。女生警惕性较低,同意借手机。但男生听女友同意借手机后,似乎突然迟疑了一下,后没同意借手机。
第六组测试,女生向两个女生借手机,遗憾的是废了很多口舌仍然没借到。男生随后又朝另外两个路过的女生借手机,结果对方连脚步都没停。
据本次测试策划者之一的肖瑞云说,他们实际在校内总共进行了50次测试,只有3次失败。其中女生借手机30次,只有1次失败。摄制组在校外同样进行了50次测试,结果仅成功2次。
女生借手机男生警惕性差
手机借了出去,如果借电话的人,一边打电话,一边走开,你又会是什么反应?从测试结果来看,大部分人的警惕性都很强,但也有不在乎的。
一组测试中,女生借了男生的手机,一边打电话一边慢慢走到十米开外,结果这个男生始终站在原地,但眼睛一直盯着女生。另一组测试中,还是女生借了男生的手机慢慢走开,这个男生跟在女生两三米开外,不时回头向朋友做鬼脸,表情十分无奈,但又始终没有打断女生的通话。
另外一个组测试中,三个男生始终大摇大摆地跟在接电话的男生背后,表情轻松。后来才知道,这三个人认识。
有人骗走他一部苹果手机
学校环境相对单纯,学生更容易相信他人。那么,如果你在大街上走着,有人跟你借手机,你借还是不借?现在社会上以借手机为名,行诈骗之实的情况确实也有。记者随机询问市民,给陌生人借手机是何种心态。市民小青说,他曾因为将手机借给陌生人,被骗走过一部iPhone 5s。
小青说,一个月前,他在人民广场遇到一男子自称驱车经过,手机没电了,但有急事要打电话。小青见男子面相和善,就把手机借给他。
男子借到手机后,说自己记不得朋友的电话,而他手机放在车上,需要将SIM卡装上才能打电话。于是小青将自己的SIM卡取,开机解锁后,男子拿手机进到车里,哪想马上发动引擎,扬长而去。
一些市民表示,即使是同意将手机借给陌生人,也会紧紧盯住对方。不过也有人认为,不排除会出现急需打电话时,手机没电或者没带手机的情况。“要是这时又没人愿意借手机,真是急死人。”
“即使别人愿意把手机借出,那你记得通讯录里的电话号码吗?”记者追问。他说,多数都不记得。更有市民笑称,连自己的手机号都记不全。
中新网7月11日电 据国家网络安全通报中.心微信公众号消息
2025-07-12数字经济浪潮下,山东移动以5G数智技术为画笔,深度赋能文旅产
2025-07-117月9日,2025年人工智能向善全球峰会在瑞士日内瓦召开,
2025-07-107月8日至9日,2025中 国移动产业投资生态合作大会在成
2025-07-10为引导互联网企业提升经营服务合规意识和服务水平,切实保障用
2025-07-09700号码作为工信部规划给号码保护服务业务的专用号段,和手机
2025-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