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
输入数字
首页>文章>行业新闻

打着“电信”旗号行骗 话费4天缩水900余元

2011-01-13

  “缴了1000元的话费,只用了4天,就停机了。”近日,读者孙女士向记者讲述了她的“晦气事”。针对目前我市出现的多起类似事件,有关单位提醒广大市民要警惕此类诈骗。

  8日下午,记者在洛龙区某市场见到了孙女士。她的办公桌上放着一部崭新的无绳电话座机,听筒手柄上标有“电信”字样。据孙女士讲,2010年12月月27日,一瘦一胖两名自称“电信工作人员”的年轻人来到她办公室推销“预存1000元,送一个无绳电话机,市话、长话都按1分钟1毛钱收取,可以包打1年”的业务。因为的确需要,孙女士就逐项填写了两个年轻人提供的“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分公司业务登记单”。两个年轻人给孙女士装了电话机,并插入电话卡开通了电话,收了孙女士1000元钱,承诺随后将发票送过来。

  4天后,孙女士发现“电信”被停机了,打客服电话查询,发现电话卡上仅余220元话费。她拨打业务登记单上的维修电话,发现对方关机。随后,她多次向辖区电信洛阳分公司营业部、电信客服电话10000反映,联系了电信洛阳分公司工作人员……但问题未能解决。

  孙女士说,当日,两个年轻人带了很多标有“电信”字样的新无绳电话机和电话卡。她在要求解决问题时,也得到电信方面的确认——通过查对电话机身编号,其确实是该公司的专供产品,电话卡也是真的。孙女士称,她还是愿意继续使用电信的电话,前提是此事能尽快得到妥善解决。

  记者试着连续拨打孙女士业务登记单上的“电信”维修电话,得到的答复始终是:“该电话已暂停服务。”记者从电信洛阳分公司工作人员处了解到,该公司目前已接到多起类似客户反映,“这是打着电信的旗号在实施诈骗”,明显的是,两个年轻人提供给客户的“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分公司业务登记单”右下方没有“电信”印章。目前该公司已经报警,并积极协调争取把消费者的损失降到低。

  专业人员提醒,市民遇到这类事情要注意核查对方身份如工作证、工号等,对其提供的产品及资料要“验明正身”,避免财产遭受损失。

 

(172)
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集号吧立场。本文系网络编辑发表,如有不实请联系集号吧客服。
靓号经纪人 赵艳
电话/微信:13241183000

为您推荐进入列表

下一页>
相关文章更多
热门文章
微信小程序 联系我们 靓号中介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