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G用户预计7亿多,其中移动的4G用户超过5亿,根据手机总用户数全部升级为4G用户来预计,还有7亿左右的4G新增用户的规模。三大运营商如何抢占这些用户,从而终决定了4G市场的基本格局。显然,移动还会继续利用其优势加大抢夺力度,这也是传出在2017年将继续维持千亿级补贴其定制终端手机的关键(尽管移动对此作出了一些说明)。在可以预计移动不会改变其终端打法的情况下,电信、联通在2017年的4G用户争夺中需要反思什么呢?
首先是网络覆盖的问题,电信、联通的基站建设数量相比移动要少的多,覆盖能力还有较大的差距。这也是个人在不少社交场所都被人抱怨多的地方。这方面,电信和联通的资本性投入都不可能与移动比,因此这方面需要打好铁塔公司的派,加快推进移动基站的共建共享。
其次,在利用好比较竞争劣势。从2016年移动的业务发展数据来看,无论是4G用户,还是固网宽带用户,还有ICT业务方面,移动保持了齐头并进的态势。尤其是固网宽带用户规模已经超过联通成为行业第二。这种齐头并进从行业格局来看,是加剧了通信行业的竞争失衡。因此,需要把已经形成的竞争劣势充分利用起来,市场化的手段对移动不能形成约束,那就需要通过非市场化的方式去调整优化竞争格局。
第三,你推你的全网通,他玩他的阉割机。如前述分析,这个竞争策略其实不是关键。都不用组织舆论攻防战了。关键功夫不应该在这上面。还是好好盘点一下,还能不能压缩调整资源用在终端补贴上,尽管补贴上比拼不过。否则,要么就拿补贴这个事情向上级单位说事,限制补贴的做法。如此,全网通或许能成为差异化的决定因素之一。
第四,采取策略对移动的阉割版手机进行干扰。当然,这种干扰的前提是自身的相关业务要硬气。俗话说的好,天底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既然移动投入了上千亿的资金进行终端销售的补贴,那这些资金还是要想办法从用户身上榨取回来的。怎么榨取,在其定制终端手机上的各种预装以及消费陷阱便是惯用的手法。先不说外部互联网应用,光是移动自有业务都五花八门,目测一定存在不少诱导用户消费的陷阱存在。因此,完全可以利用这些陷阱做文章。媒体曝光,或者向工信部等进行投诉等等。当然,我这里只是举个例子,具体怎么干扰和阻击,要看具体情况。不过,这绝对是下下策。
第五,联通从去年开始借助腾讯、支付宝的合作,开启了企业定制SIM卡的玩法,这让移动胸口猛紧了一下。今年又继续推出了基于行业定制的蓝信沃卡。这是一种拼巧实力的做法。这方面的经验值得借鉴与推广。
总之,移动强推阉割版手机,你可以认为他是在滥用市场优势地位,但这又如何?我们还很少会对这种滥用能够做出有足够威慑力的处罚。你也可以认为这仅仅是一种市场竞争的手段策略。不过,在我看来,运营商之间的竞争,全网通与阉割版之争,谈不上是有决定性影响的竞争手段。竞争的关键点不在这,这也不是用户大的痛点。如今手机号码绑定的应用越来越多,换号成本太大,不能自由携号转网的情况下,换个运营商的手机卡很难。何况,运营商渠道销售的手机占整个手机的销量并不是大的。因此,要抢占4G用户规模,有效的手段还是终端补贴。但这对于电信、联通而言并不易,因此需要考虑多管齐下。其中,以联通为代表的行业、企业定制SIM卡的做法,值得关注。
天津电信 ¥ 2.90万
天津移动 ¥ 3.50万
天津移动 ¥ 2.60万
天津移动 ¥ 6600
天津移动 ¥ 2万
广州联通 ¥ 7400
天津移动 ¥ 4.10万
天津移动 ¥ 7500
天津移动 ¥ 1.50万
广州联通 ¥ 7900
天津移动 ¥ 7500
天津移动 ¥ 7500
西安移动 ¥ 1.99万
天津移动 ¥ 1.90万
天津移动 ¥ 2.58万
天津移动 ¥ 6300
天津移动 ¥ 1.58万
天津移动 ¥ 4.70万
天津移动 ¥ 26.80万
广州联通 ¥ 6900
天津移动 ¥ 7500
西安移动 ¥ 1.99万
天津移动 ¥ 7500
天津移动 ¥ 7200
天津移动 ¥ 7500
天津移动 ¥ 2.90万
天津移动 ¥ 8000
天津移动 ¥ 3.60万
西安移动 ¥ 1.79万
天津移动 ¥ 1.60万
当地时间7月7日,信息社会世界峰会(World Summi
2025-07-117月2日至4日,由中 国物业管理协会主办的中 国国际物业管
2025-07-11中 国联通推出战略级产品——5G LAN OmniLink(
2025-07-09为深入践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改善客户服务体验,精准响应百姓
2025-07-09人工智能时代,AI已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关键力量,讲述
2025-07-08近日,一名用户来到黑龙江联通嫩江分公司嫩兴路营业厅,在办理融
2025-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