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上午,武汉市新洲区3条“客货邮”融合公交线路正式开通,实现公交带货、邮件快件运输的无缝衔接。至此,武汉市已累计开通“客货邮”公交线路5条、“蔬菜公交”11条。两辆“客货邮”公交挂着红绸等待发车。
27日上午10时30分,一辆标有“客货邮”的Z505路公交车缓缓驶入潘塘街道潘塘东公交站。等候在旁的邮政工作人员迅速将快递分装在几个邮袋中,交给公交司机。司机填写“交邮融合交接单”、清点邮件数量后,将邮件搬至公交车上。
上午11时左右,车辆抵达潘塘街汉楼村。听到鸣笛声,该村寄递服务站负责人提前来到路边等候,与公交司机交接了其中一袋属于该村的快递,一次投递过程仅30秒。邮政工作人员与公交司机交接快件。今年以来,武汉市交通运输局加快推广城乡客运车辆“带货”,并协调省客集团新洲公交公司与新洲区邮政分公司开展交邮合作,积极探索“公交+快递”运营模式,促进“客货邮”快速启动实施。据悉,此次开通的三条“客货邮”公交线路,依托 Z501(邾城客运站—蔡咀)、Z504(潘塘—柳河)、Z505(潘塘—管寨村)公交“定时、定点、定线、定车”运营,实现了“一车多能、一站多用”,提升了公交车的利用效率,三条线路共覆盖48个行政村,受益村民达几万人。
一台“客货邮”公交停靠在公交站点。去年11月,江夏区曾开通两条“客货邮”融合示范专线,每天150个快件包裹搭乘舒安至熊汉山(J320线)和舒安至张塘村(J321线),为沿线21个行政村的2.4万村民提供服务。
“客货邮”融合专线的不断开通,是武汉市交通运输局落实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的工作部署,以资源共享、运邮结合为原则,积极推进农村客运、邮政快递融合发展的具体举措。武汉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公交带货”的新模式,打通了城区与乡镇快递物流链条,降低邮政快递下乡、进城的成本,更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农村物流配送和寄递的“蕞后一公里”问题,同时又满足了农村地区居民便捷、高效的出行需求,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个性靓号 ¥3050
个性靓号 ¥3800
个性靓号 ¥3800
个性靓号 ¥3050
个性靓号 ¥3800
个性靓号 ¥3800
尾数AABA ¥3800
个性靓号 ¥4000
个性靓号 ¥4700
尾数AABA ¥3800
个性靓号 ¥4000
个性靓号 ¥4700
个性靓号 ¥4780
个性靓号 ¥5100
个性靓号 ¥5100
个性靓号 ¥4780
个性靓号 ¥5100
个性靓号 ¥5100
个性靓号 ¥3050
尾数ABCDE ¥5800
个性靓号 ¥3050
尾数ABCDE ¥5800
尾数AA ¥3150
尾数AA ¥3350
个性靓号 ¥3350
尾数ABAB ¥4600
尾数AABA ¥4600
个性靓号 ¥4600
个性靓号 ¥4700
个性靓号 ¥4700